電影《憂國》是文豪三島由紀夫傳奇的其中一筆。
據說在他1970年闖入東京自衛隊東部軍總部切腹自殺後,其遺孀將電影燒毀。
現尋回的版本是2005年所發現。
我非三島書迷,坦白說看過他小說後都覺得很悶,亦沒什麼感受之類(印象至深的是日本攝影師細江英公拍攝過三島特輯《薔薇刑》,其眼神中的堅毅不屈是一看難忘。中國作家莫言寫過一篇叫「三島由紀夫猜想」,他猜想這不過是三島的假面,真正的他是軟弱的,怕死的,眷戀生命的。)例外是一本雜文集《不道德的教育講座》,內容對世俗枷鎖有很多逆向思考的見解,蠻有趣。
說回《憂國》,這電影黑白拍攝,只三十分鐘,沒對白。
故事我引用 YesAsia的產品介紹:
昭和11年2月發生的「226事件」,武山中尉因為新婚不久而拒絕參與這次政變。沒有參與政變的他,如果對國家表示忠誠,即代表他要去鎮壓叛軍,殺死自己的朋友。無法背叛國家或朋友的武山中尉,決定和他最愛的妻子麗子,一起進行死亡的儀式…
基於是三島由紀夫自編自導自演,亦涉及他美學上濃烈的右翼傾向,所以一般認定《憂國》是他剖腹自殺的一次預演。
在這電影前,三島對死亡,如何死亡應該已經在腦袋不知演習過多少遍了。所以電影所表現的實是作者本人對死亡意象的一次詩意影像化,其中更多的是浪漫化、儀式化,對痛楚所流露的堅忍的一次圖騰式崇拜,連血的飛濺也猶如潑墨一樣激情漂亮。
如是,當他70年11月25日站在自衛隊營地陽台,希望號召自衛隊員揭竿,高呼:「日本因經濟繁榮而得意忘形,精神卻是空洞的,你們知道嗎?」時,沒人響應之餘還有噓聲和哄笑。換個角度,對三島來說,那天的現實真是殘酷呢(其後,三島從陽台退入室內,根據傳統儀式進行切腹,而跟隨他的"盾會"成員則用名刀「關孫六」為三島進行介錯,揮刀多次仍未能將其頭顱砍斷,結果到第四次由成員古賀浩靖執行方能成功。)
《憂國》電影有精緻的形式美("能"舞台,)畫面的空間佈局都是日本應有之高水準,若從作品本身考量,其實並不突出,中規中矩。
不過對三島"粉絲",這就超值珍藏了。
另Paul
Schrader1985年奇片《三島由紀夫傳Mishima: A Life in Four Chapters》亦已推出修復dvd,留意留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