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唔少觀眾嚟講,著名粵語片《雷雨》(1957)幾乎等於所有老土情節嘅代名詞。除咗少年時期李小龍演出能夠成為話題,一般嚟講,呢部粵語片其他表現,無論編劇、演員、拍攝等技術都極少被提及。其實又難怪,比如對筆者嚟講,雖然完全唔熟悉曹禺,但係原著「雷雨」話劇架構裡面,因為封建思想及制度壓迫所導致嘅亂倫悲劇﹣﹣即係愛人其實係親人呢個設計﹣﹣早已經被人重複仿效到入曬腦,所以一聽見所謂 “雷雨” 式嘅倫理悲劇,就知道意思係貶意,係老土嘢同會打曬喊路。簡單講,因為“阿哥條女原來係阿妹” 呢條橋比人抄得多,造成觀眾先入為主嘅印象。而最壞影響,係忘記咗呢個印象成為老土之前,本身係有創作源頭,有出處,而且之後比人跟風,仲能夠流行起嚟,必定有原因、有質素先會做到。
幸好通過『粵語片研究會』,先至有機會協力策劃『電影資料館』節目(註1)。因為選片同其他相關工作,而要重新翻睇好幾次《雷雨》之後,發現呢部粵語片無論從劇本、演出到拍攝技巧,質素之高令人驚訝、懾服。
不得不承認,從認知到判斷,從前忽略咗討論呢部粵語片,絕對係無知同完全錯誤。
不得不承認,從認知到判斷,從前忽略咗討論呢部粵語片,絕對係無知同完全錯誤。
改編「雷雨」原著成為電影版,一直以來有兩個版本經常被提及同比較。先係前文所講,1957年粵語片版本,電影屬於張瑛、謝益之成立嘅『華橋電影企業公司』創業作,吳回導演,程剛編劇,白燕、盧敦、張瑛、梅綺、李小龍主演
。另一部係1961年國語片版本, 『香港鳳凰影業公司』出品,朱石麟(註2)編導,高遠、石慧、飽方、江漢等主演。
由於只睇過朱石麟版本一次(註3),坊間亦無影碟及其他渠道可以重溫,所以要將兩部片並置,然後反覆比較,一方面暫時做唔到,另方面亦非本文目的。不過就兩部《雷雨》成績,筆者想提出一個初步印象。過去從技術、藝術上表現,一向認為朱石麟版本較為出色,呢個睇法,似乎有非常大商榷空間。尤其結合劇場與電影語言運用,以至劇本完整性,拓寬角色深度方面等等,吳回粵語片版本《雷雨》比國語片版優勝太多。甚至應該講,兩者可觀性嘅差距相當之大。
當中落差,先係兩位導演,對如何詮釋原著重點有唔同選擇,令寫人同社會之間關係,無論出發點、關注點、方向、取捨都不一樣。朱石麟背負嘅意識形態任務包袱好大,往往人物、處境,其功用性(建立批判點)強過人性,概念嘅發揮,著重具體象徵意義多於抽象心理刻劃,所以會缺少因為故事推進,角色心理嘅演變、改變,或者點解固執不變嘅描繪。
舉個例,朱石麟版本,主場景周家大宅係封建制度縮影,每個角色,都係一種受中國傳統禮教所壓迫嘅典型,佢哋嘅功用,係突顯制度(父權意識)已經將人摧毀。“已經”意思係“結果”。即是話,有咗“結果”,就再無變化嘅可能。角色無變化,就會越接近認知上嘅“典型”(最壞情況就會變成樣板)。所以處理上,朱石麟版本已經再無(亦不需要)不停變化嘅心理活動,咁先強調到封建制度會帶嚟決定性惡果,而要阻止呢個惡果出現,前題就要先改變社會。
舉個例,朱石麟版本,主場景周家大宅係封建制度縮影,每個角色,都係一種受中國傳統禮教所壓迫嘅典型,佢哋嘅功用,係突顯制度(父權意識)已經將人摧毀。“已經”意思係“結果”。即是話,有咗“結果”,就再無變化嘅可能。角色無變化,就會越接近認知上嘅“典型”(最壞情況就會變成樣板)。所以處理上,朱石麟版本已經再無(亦不需要)不停變化嘅心理活動,咁先強調到封建制度會帶嚟決定性惡果,而要阻止呢個惡果出現,前題就要先改變社會。
相反,雖然故事主軸無變,但係吳回(包括編劇程剛,攝影師孫倫)著墨最多,係經營人物性格,挖掘人裡面如果喺相同處境,可能出現嘅種種情緒,甚至互相撞擊之後嘅矛盾。所以,若果封建思想帶嚟絕對父權,吳回版本對點解會形成呢種扭曲,與及點樣影響人嘅行為、情緒等,關注特別多。而呢種關注,出發點係同情裡面角色,想了解每個人物,包括心理變化嘅理由、過程,而唔係結果。
本人愚見,導演並無強化周家大宅嘅封建象徵,佢反而捉到原故事裡面,最核心嘅人性衝擊唔係死亡,而係兩個擁有率真、誠實品格嘅年青人,點樣經歷成人世界殘酷擺佈,純真如何受傷害,然後崩塌、崩潰。以上取向,令到粵語片版本《雷雨》,不單止格外生動、富立體感,而且戲劇衝突,因為性格及關係有足夠因果去建立,所以最終一切理想、生命都全數破滅嘅悲慘結局,經過精心設計、編排嘅電影手法結合之後,感染力更強,亦更加令人信服。
基於筆者興趣,本文探討嘅部份,主要係粵語片版本《雷雨》,有關攝影、母題運用兩方面。
(待續)
註1:『香港電影資料館』2014年5月﹣7月放映節目﹣「編+導」系列一:程剛。
註3:為咗將吳回、朱石麟版本從改編上做比較,「編+導」系列安排兩部《雷雨》同日放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