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到《號外》的周年聚餐碰碰一位多年沒見的朋友,志在"吹下水"又有"嘢"食。殊不知將早早買下票的國語片《家有喜事》忘記了。蠻可惜的,因為有我喜歡的丁皓演出(雖則戲份應該不多)。後來補看丁擔正的《遊戲人間》,張徹編劇。內容是性別倒錯的愛情輕喜劇,亦有喬宏做舉重運動員。
可能是我多心吧,和張徹有關的總覺要有展示男性體態那部份。
另張愛玲編劇的《南北喜相逢》在電影資料館有兩場放映(12月22日、1月5日),話說有梁醒波扮肥姑媽,應幾抵死。
新井一二三借鏡陳冠中,新書定名為《我這一代東京人》,內文大都在北京雜誌《萬象》發表過。
照樣寫得好,平易近人又滿載原鄉感情。寫銀座變遷與一童謠女詩人兩篇很精彩,另有寫上野公園的也勾起不少回憶。
記得十多年前初到日本旅遊(只為期三天),給我最大眼界的不是漫畫不是動畫也不是東京少女,而是冬日下的小街與上野公園,從未遠行別國的我被短小寧靜的路迷倒,路邊灰黑赤裸的樹幹上有烏鴉不時啼叫拍翼,還有民居內別緻的中古黑膠唱片店,昏黃夜色中的爵士樂酒吧,當然上野公園那長長的櫻花路尤其難忘(可惜沒有櫻花的啦)。本屬鄉下仔的我被異國景觀與氛圍衝激了,簡單說是明白到何謂行公園,因為人家對空間、環境等確實有一番講究的。
重看Terrence Malick導演的78年電影《天堂之日Days of Heaven》,那如油畫一樣的構圖與色彩襯托所謂美國夢的失意還有破滅,從風格到剪接到情緒都跟現今世道追求的如此不一樣。
數野性反叛特立獨行定有Robert Altman的份,將硬派偵探小說經典《漫長的告別The Long
Goodbye》拍得非常偏鋒(73年作品),有濃濃的為時代低沈嘆息的語氣。
若不是DVD可停可放,我早睡至不醒人事了呢....
其實,錢是重要的,但也未必是全部,最重要是有對將來能夠想像的遠景。
我想大部份人是恨鐵不成鋼,所謂哀莫大於心死吧....
西裝皮鞋斯斯文文又有可用,當像隻圍欄內的家用雞只懂啄眼前米的話。
怎也好,求求上蒼,讓"孽瘤"永埋糞坑好嗎,阿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