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5日 星期四

魔光血影



始終米高鮑華michael powell是大導演雖然<魔光血影peeping tom><觸目驚心psycho>少了峰迴路轉甚至乎過於平鋪直述不過單單對窺者與被窺者欲望的思辨已經很厲害是部不甘於幼稚俗套解迷的奇片。



英國影評人杰夫安德魯geoff andrew在其著作<導演視野the director's
vision>內提到<魔光血影> 特意用男主角親吻攝影機鏡頭一幕的劇照刊將片中表達的精神變異與性欲望交織點了題家庭、生命與死亡聯繫起來。





男主角馬克mark對拍攝因死亡而恐懼的女性臉龐癖愛痴迷。妓女、演員(馬克在片場工作負責攝影)都是他的下手目標。在攝影機前裝置尖刀在逐漸靠近對象時把刺死那死前的恐懼便在鏡頭前被主觀角度下完全捕捉了。

馬克雖然是加害者但他同樣是受害者。戲內提供篇幅不算多的資料透露馬克童年是父親(米高鮑華飾演)拍攝有關恐懼影像的實驗品亦大約為馬克的性格形成找了解釋(我認為是片面的)
不過最有趣反而是馬克對"壞品味"的偏好。他為有半邊臉破相的妓女感動。被不完美醜陋的事物吸引著。
女主角海倫helen稱不上美(被殺死的好樣得多)海倫媽媽甚至失明可馬克對海倫有好感(雖然被吻後他隨即轉吻攝影機)對海倫媽媽挑通眼眉估算他反而帶來反省與(對其他女死者馬克是義無反顧的) 



最後馬克的連環謀殺浮出水面被警察包圍。
馬克把前部裝有鏡子的攝影機一邊置上牆櫃將尖刀對準自己頸項一邊說:
「我等這天很久了。」然後開動錄音機播出重疊的各種恐懼聲音雖然海倫力圖阻止可馬克還是一一跟掛在牆上的包括照相機道別衝向攝影機前的尖刀。



這一幕是經典無用置疑。窺看者與被窺看者的關係同時並存馬克從鏡子看到自己的恐懼攝影機記錄他的恐懼海倫看到他的恐懼窺看到窺者窺看自己的恐懼。(尤記得影評人舒琪當年在港版<流行通訊>內所寫<魔光血影>的評論文章對整戲的厲害分析。)



就自然唔會收得!



難怪當年(同是1960出品)會跟非常賣座的<觸目驚心>比較而米高鮑華的事業亦因為<魔光血影>(非常不賣座)下跌沈底。



<觸目驚心>對主角的病態有總結、有結論而且有因有果希治閣炮製的是懸疑、懸念、分散注意用簡單的精神分析令觀好掌握易投入。
<魔光血影>只是一個個案而且電影無意結案馬克的死是一場有關觀念的儀式多於水落石出法律還未趕及參與討論便謝幕了。

<觸目驚心>內兇手是住在偏僻之地<魔光血影>的馬克卻棲身城市有多人共同生活的大屋內。前者與現實保持一定距離(心理上比較安全)而後者就跟生活很接近(起碼個個都見到要番工)
兩部電影同是有關精神分析同是有關童年夢魘亦同樣連續殺人。一部對主流意識形態友善回應一部卻潛心進入非常態的行為研究裡面。



<觸目驚心>造就希治閣事業高峰<魔光血影>多年後在馬田史高西斯力薦下才成為cult片大作。
於我來說希治閣技術一流(<brid>簡直無懈可擊)
不過<魔光血影>探討角度有膽色意識明顯野心大、反叛。


「憎惡英式寫實主義、強調華麗的特藝七彩、爆發的表現主義、巨大的布景、幻想段落、反諷和復雜的隱喻(<魔光血影>充滿了暗紅色、戲中戲、圈內笑話和男性器官象徵)。他奇異的野心固然使他的作品水平顯得不平均然而他仍是英國的偉大導演之一。」



杰夫安德魯在<導演視野>對米高鮑華有這樣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