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25日 星期一

青文


書架上不少封有厚塵的書都是在灣仔青文購買很多年前。



記得靠店內側的角落是放有關電影戲劇的書。我買過巨匠黑澤明、西班牙導演布紐爾的劇本集。台灣電影雜誌《影響》。也買過不少新潮文庫的系列書。我第一本陳映真、王朔的小說還有殷海光選集及多本弗洛姆的著作都是於青文的書架抽出。
那時候舖面的非羅志華我印象中是另一位(或許是明報關仁說的「東哥」吧。)



如在港島區會約朋友在青文落
先到三不賣來碗葛菜湯再上書店後到金鳳嘆頂級茶。



羅志華上場後逐漸少去了我對他有微言亦曾有小口角。也非盡是主觀朋友都覺有時候被冷眼過有點壓住壓住的不快。
都知道青文有誠意出版過陳冠中、黃碧雲及葉輝的書。牌面當然不會暢銷可路人皆見這些書一直出一直在堅持在



不認識羅志華我只是顧客。
最近讀他朋友寫對他回憶的文章畢竟是個有心人他的固執與不善交際詞令相信是他一貫性格的一部份吧。
或許讓人感慨的是作為出版人他是非常有態度有個性地實幹但作為書店老板的話(而非以尋寶為樂的舊書店)那連通道也被書堆阻塞得沒幾吋可走的空間卻又真的是經營上的致命失誤。



香港真的太小地方也真的太貴。看到事發現場那狹小的單位想像一位被各大書店集團包圍的小出版人為金錢奔走仍要打一人戰場的小人物最後竟葬身書海當中被書壓走了生命。
在這樣一個文字跟思考早就淪陷的地方又怎不叫人唏噓無奈......

2008年2月17日 星期日

眨下眼


變動頻繁再有同事離職了希望每位都順景如意工作愉快。



*有時候感慨的是守著老路去思考(或未經思考)的人的確是非常害怕(或固執於迴避)去反省與面對變化的。

2008年2月15日 星期五

日本之悲劇



記得大島渚在《日本電影100年》的記錄片內說過木下惠介於1954拍攝的《女子園》對他堅定從事電影工作影響深遠記錄片亦由原本的客觀旁述由此轉變至以第一身的主觀感受出發。可惜仍然未有機會一睹《女子園》每次到深圳我都已經好留意好奇心嘛。有說此片更被認為是60年代學生運動的預言之作。



木下惠介拍過不少喜劇我看得不多。但他最重要的作品大都是具政治性、社會性的悲劇電影。三區影有畫面質素非常一般的《日本之悲劇》攝於1953年。故事是一個叫井上晴子的悲劇一生在二次大戰中失去丈夫有一子一女。為生存生活清高早已變得非常奢侈晴子在扎中被至親的人背棄最終帶著落寞與極度失望徹底放棄自己縱身躍進有高速列車由遠而近奔馳的路軌上。



整部電影都保持注重刻劃環境的全景及中景鏡頭印象中特寫不多。另不時有新聞片穿插其中部份場景不用人工燈光除片頭外沒有背景音樂部份回憶片段聲音完全剔除最重要最重要是剪接不依傳統接合章法亦無視觀閱讀戲劇順序羅列的慣性。 


很實驗性的?
是的很實驗性的。
那感人?
是的是一部非常感人的電影。



一個字!!

2008年2月14日 星期四

四騎士




........

至此日本影壇四騎士都離開了...



小林正樹
生於 1916214
逝於 1996104 



黑澤明
生於 1910323
逝於 199896



木下惠介
生於 1912125
逝於 19981230



市川崑
生於 19151120
逝於 2008213

此地無人生還



雖然審(或是自我審查)在有關書本的完整性(尤其翻譯書)方面對讀者來說是有一定顧慮的。但你不得不佩服大陸出版業的積極進取心例如出版流行文化的專題書方面就越來越得注意了。



搖滾史上最傳奇人物之一記述樂隊The Doors靈魂人物Jim Morrision生平的《此地無人生還no one here gets out alive》最近有中文版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定價36元人民幣。



仲想點價錢!!

2008年2月12日 星期二

噓...很冷呢...




放在六七十年代的日本電影版圖當中卻又十分之理所當然
呵呵...怪怪的.....
這電影叫《薔薇的葬禮》導演是松本俊夫著名獨立電影之作。
將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結逆向曲過來非線性情節混合不同類型片元素再""吸毒亂倫色情與同性戀等等。



!服左都幾過!!



今天黃昏有講座於Hong Kong Art School已做思想準備與功課。
望跟同學們能分享有意思的東西吧。



這個農曆年.......
真的很冷......

2008年2月2日 星期六

局外人



Matt Dillon受不往他痛愛的幫會小兄弟因在火災中拯救小孩而重傷致死的打擊時他手執沒有子彈的手槍心理憤憤不平。
一股難解的激動叫他認定無論你把持的是那一種生活態度現實對你還是冷酷的、殘忍的。你的階級決定了一切選擇世界自轉運作的規律之內你永遠是個局外人沒有出路也沒有勝利的機會你永遠是個失敗者。
所有扎努力換來只有更大的悲傷與落寞他拿著手槍搶劫便利店去發洩對社會運作的不滿不被諒解的強烈孤獨感掩蓋了身上被擊中的槍傷雖然鮮血已經在破裂的身體流出。
最後他被四面八方包圍的警察亂槍射殺一個企圖對制度質疑、反抗的年青人是不能容忍的無論他擁有的力量是大還是小亦勿論他手上的槍是否具有殺傷力。
雖然追趕而來的好友不斷呼喊:他只是個小孩罷了.....



槍聲還是此起彼落燈與煙霧襯托著那奮力爬行的身影。



溫柔得沒話說的構圖每個特寫鏡頭都是對看似無望的劇中人表現最深切的關懷。



哥普拉最動人的電影之一:《局外人The Outsiders
同年亦即1983"教父"完成另一傑作:《鬥魚Rumble Fish



試問今天還有這樣真去刻劃年輕人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