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4日 星期一

Edie



Sienna Miller演的Edie Sedgwick

因為是有關Andy Warhol的「 Factory 而且圍繞的是Edie Sedgwick那傳奇短暫的一生所以電影《Factory Girl 》早我就留意留意。



看過後亦可以說是不出所料在選角至演出是失敗了。



例如演Andy WarholGuy Pearce就太過注重演大師的小動作及語調感覺是廉價而欠層次的。曾經看過Andy Warhol的記錄片其實此人令其追隨者崇拜的其中一點是(暫且剔除他剥削失敗者的一面的話。)他非常聰明去把弄及掌握在消費社會內如何滿足人的慾求。他很懂得利用這慾望本身(不論觀看者還是參與者)和傳播媒體之間的關係去塑造神話。或許《Factory Girl 》對Warhol本人早有態度所以這角色沒法再有更深層次的矛盾。例如他藝術主張中對個性、意義的消除對熱鬧及要被關注的熱衷這都有可能將其更為孤獨與虛無的一面構成戲劇張力。正由於Warhol本人迷一樣的乖張(這同是他自己所塑造的)所以他才成功製造其個人之神話。若果用此更為立體的角度去補助描寫他跟Edie Sedgwick的關係可能Edie 的悲劇就不會那麼單薄地只傾向於因為"信錯人"了。
起碼有一點我是懷疑的照理沒人會真正相信Andy Warhol尤其是友誼這回事。但同時亦因為他對現世(現實)的獨特洞察力他應該可以得到所有友誼的包括交心還是用名氣去購買的。
另一角色是Hayden Christensen去演被影射的Bob Dylan
 


真身Edie SedgwickAndy Warhol



首先我認為他氣質、身形都跟Dylan有很大距離。而同樣Bob Dylan亦是非常聰明而又能一語刺入別人心靈的文化明星若果戲內寫Edie SedgwickBob Dylan的一段情是其巨大遺憾的話我感覺實沒什深刻處也太傾向讓人覺得Edie遺憾"捉到鹿唔識脫角"這邊了。或許60年代的確是理想與幼稚混為一談的年代但也斷不能因為一個人他表現得很關心另一個人而成立這就是所有得留戀的地方吧(比如說很簡單的要求我沒有看到Dylan有什麼人生觀察去觸動到Edie 又或者Edie 果真是個非常白痴的空虛美少女但如此的話這電影又有可意義)縱然Edie 可能是單純寂寞的(希望得到更多的愛與肯定透過相信。)縱然Dylan可能只是個怨恨不被選擇而刺傷對方的偽君子我都認為可以更有說服力表現所謂人性的一面而非幼稚的一面(幼稚應是人性組成的一種內容而非前提吧。)

最後就是演Edie SedgwickSienna Miller要承認演得賣力有力度甚至偶有緊扣人心之處。可實在不精緻脫俗夠"公仔樣"。因為我想Edie為什麼如此吸引Andy Warhol就是那種彷如"公仔樣"的美那種彷如未經啄磨如墜落凡塵天使般讓人想與親近的魅力。所以略帶風霜風麈的Sienna面貌實很難說服觀為什麼"見慣大場面"Andy Warhol會因為傾倒。況且一個在浮華中墜落甚至被摧毀的"公仔樣"少女Sienna明顯欠幼嫩肉體欠以此去滿足男性慾望投射的條件了。
另外不難發現導演George Hickenlooper對懷舊畫面花心思花巧就是重現年代質感與氛圍這亦算是合格的。亦謹此而已。 


真身Edie SedgwickAndy Warhol



一提相信Nico粉絲會為Meredith Ostrom的出場搖搖頭。
然後無奈低吟:有無攪錯呀!!



補充:
動人演出真真正正富電影感的一流攝影。
WallE嘢!!

同樣片尾Peter Gabriel令人興奮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