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4日 星期一

岩崎昶《日本電影史》(第四章:無聲電影的完成-大震災及其前後)


因為要準備盧子英發起的「日本動畫界巨人講座-高畑勳」的相關資料,在搜尋日本無產階級電影的歷史時,翻閱岩崎昶的《日本電影史》期間所節錄的筆記。

1923年(大正12年)9月1日,空前激烈的地震襲擊了以東京為中心的關東地區,奪去了十萬人的生命,燒毀了數十萬棟家屋,使日本的工業、經濟、交通等所有部門陷入癱瘓狀態,從根柢上動搖了日本社會。地震本身雖然不過是起於地殻內部的偶發的變動,然而嚴重的是這個天災卻為潛藏於日本人心理中的對社會和政治的偏見點了一把火。當時,日本人由於缺乏社會訓練而完全陷入狂亂狀態。就在這種情況下,發生對社會主義者和朝鮮僑民的迫害和屠殺。

文壇有名的作家菊池寬曾經坦率地說,他在那天夜裡,看見那真要把首都天空烤焦的衝天火柱時,他想從此以後甚麼文學、藝術全完了。這是使人對於人類的將來都失去信心的恐怖的一夜。這恐怕只有後來的原子彈爆炸的一瞬間差可比拟。

事實上,震災以來,很多東西毀滅了,很多東西發生了變化。電影當然也受到損害,發生了很大變化。只不過不像其他工業或文化部門所遭受的損害範圍那樣大和程度那樣嚴重。
當震災的餘震尚在似有似無之間,日活就關閉了向島製片廠,遷到京都。松竹公司也命令蒲田製片廠的職員大舉西下。幸而這兩間公司在地震前不久,為了拍攝歷史題材影片,已在京都--日活在大將軍,松竹在下加茂--開始建設製片廠,不意此刻起了作用。頭腦機敏的製片商此時也並未忘記趁震災的機會製作應時的影片。松竹的《面對死亡》(大久保忠素導演),《大地在憤怒》(牛原虛彥導演),日活的《廢墟之中》(溝口健二導演),《大地在動盪》(鈴木謙作導演)等影片便是此時攝製的。松竹在地震一年之後又把現代劇部遷回蒲田,而日活在以後的十年都在大將軍製片廠攝製影片,因此,其後很長的時間京都都有“日本的荷里活”之稱,成為電影生產的中心。

震災以後,雖然一部份生產出現了所謂“復興的繁榮”的虛假繁榮景象,但實際上,震災對於日本經濟是一個徹底的打擊。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僅僅在名義上參加了戰爭,由於軍需生產獲得了巨大利潤,日本資本主義受惠於戰爭而繁榮起來。但是這種繁榮不可能永遠繼續下去,戰後不久,就開始了反動的收縮時期。繁榮結束了,嚴重的蕭條襲擊了日本整個經濟。資產階級為了從恐慌中脫身,並把後果轉嫁到工人特別是農民身上,採取對外傾銷過剩產品的辦法。1920年(大正9年)3月爆發了最初的戰後經濟恐慌以來,慢性的不景氣一直繼續著,企業內不斷發生縮短開工時間、關閉工廠、解僱工人、減低工資等現象,勞資糾紛越益深刻。1921年,神戶的三菱、川崎造船廠,發生了三萬五千人的歷史性大工潮。第二年,大阪的紡織工廠、電車工人、橫濱船塢工人領頭,先後繼續發生了大工潮。這一年政治上的動盪不定和工潮此起彼落,是國際性的。在中國發生了有名的京漢鐵路英勇的大罷工。德國的機械工人、美國的礦工、意大利的碼頭工人的總罷工也是這一年發生的。在南非,罷工終於發展成為革命行動,因而遭到鎮壓。在法國,爆發了水兵的大規模起義。發生震災的1923年,日本全國出現從未有過的大批失業人群,不斷舉行街頭示威,為了鎮壓激烈的佃農糾紛,政府制訂了佃農糾紛調停法。就在這種國際國內的大好形勢中,日本心臟部份的大地卻發生了巨大的波動。

震災和慢性經濟蕭條,在日本人的心理上引起兩種反應。一種是使小市民階層產生了絕望和悲觀主義;另一種是使工人階級責無旁貸地有了戰鬥性的社會覺醒。

這兩種心理,當然也會立即反映到電影方面來。

*文章出自岩崎昶《日本電影史》(中國電影出版社・1981年第二版)第四章:無聲電影的完成-大震災及其前後。

岩崎昶(1903-1981),電影理論家、評論家及記錄片製作人,東京帝國大學德國文學系畢業,1929年參與創立「日本無產階級電影同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